图-周总理慰问“跃进”号船员
鉴于当时的国际形势,被怀疑的美国方面立马召开新闻发布会,他们认为“跃进号”沉沦太快,很有可能是在行驶中触发了日本在二战时埋下的水雷,导致被击中沉没。
日本方面一听坐不住了,赶紧解释沉没的那片海域属于传统渔场,他们本国人经常在此活动,因此不可能存在水雷。
距离出事地点不远的韩国也立马撇清关系,宣称如果按照日本方面说法,“跃进号”应该是遭遇了潜艇袭击,那时候大韩民国还没有潜艇,偏居一隅的老蒋也急忙跟上,说台湾也没有能力制造潜艇。
整个事件瞬间扑朔迷离,在国家舆论鼎沸之时,国内民众也纷纷要求必须弄清“跃进号”沉没的真正原因。
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北京,等待一个真相。
图-跃进号
而奉命前往日本迎接遇难船员的舰队,也成功将59个船员接回。作为当事人,很多人回忆出事前他们曾经听到一声震天巨响,接着整艘船就以极快的速度开始下沉,另外一部分人则是描述那是一声爆炸声。
这些船员的讲述,似乎更加印证了日本新闻所说的遭遇鱼雷袭击,那么究竟是谁要袭击“跃进号”呢?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无数电话打进周总理办公室,已经精疲力尽的他在深思熟虑作出决定—— 组织调查,尽快找到真相 。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毛主席对他的决定予以全力支持。
图-鱼雷
# 调查队成立,周总理亲赴一线
为了尽快查清“跃进号”失事的真正原因,一支在周总理授意下的调查小组很快建立起来。
“如果此事真是美帝预谋策划的,那么它绝对不会单独成事,必定会与老蒋合谋,” 对于国际上种种舆论,周总理的思路很清晰。
“但是,有没有其他可能性呢?比如遭遇恶劣天气,风暴海啸之类?” 考虑到此事件的严重性,周总理示意有关部门,必须等查明真相,才可以发表正式声明。
他很快与遇难船员开会碰头,进一步了解当日所发生的每一个细节。几天讨论下来,结合调查小组前往勘测的结果,一份关于“跃进号”沉没原因的报告初步草拟出来,里面指出,
巨轮很有可能是因为触礁导致发生事故 。
周总理很认可这份报告,但对于关注度如此高的一起事件,却不能有半点令人质疑的地方存在。因此,他认为必须前往失事地点进行现场勘察。
图-周总理
5月12日,在一片浓雾中,周总理行色匆匆来到“跃进号事件”调查指挥所。
“总理,你怎么亲自来了?” 周总理的出现,让所有正在工作的人员大吃一惊。
“我不来怎么行?” 刚下飞机还没来得及休息,周总理就立即决定召开会议,他要知道整件事情调查到什么阶段了。
然而,在会议上,当听完海军负责人汇报参与调查干部名单后,周恩来显得有些生气,他敲着桌子问道: “怎么都是副司令,副政委在抓调查工作?”
“额……总理,这次调查工作并没有把司令和政委列入其中。” 海军负责人楞了一下,赶忙回答。
“你们还是没有搞清楚问题的严重性,” 周总理眼神闪过一丝凌厉锋芒,语气变得异常严肃:
“‘跃进号’事件已经受到国际广泛关注了,这不是一件普通的事,我今天为什么要来?就是告诉你们,我当总理得过来主抓调查,你们这些司令员、政委也不要想着推卸责任!”
一瞬间,整个会场的气氛降至冰点。大家都把头默默低下,没有一个人敢直面周总理的目光。
“一定要意识到,这个是重大问题”, 周总理右手食指不停敲着桌面。 “不仅要认识到,还要善于抓住关键问题,要一抓到底!”
他环顾四周,一字一句地强调: “一抓到底,严查真相。”
会议结束后,周总理又马不停蹄来到研究所,看望即将潜入海底作业的潜水员们。
要想调查清楚“跃进号”沉没原因,进行深海潜水探测取样是整个调查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周总理到达研究所时,潜水员们正在进行加压试验。
“现在感觉如何?”
看着压力已经增加到6个气压时,周总理通过电话关心潜水员的安全。毕竟6个气压等于身处水深50米以下的环境,高强度挤压势必会对人体造成一定影响。
当潜水员们从加压舱走出来时,发现周总理还在那里等候他们测量脉搏,并一一分别记录下数字。
“船上装了那么多玉米,船舱破了以后,食物就会流出来,万一惹来鲨鱼,潜水员的安全怎么保障?” 记录好每个潜水员脉搏后,周总理随口问身旁的工作人员。
几个随行的负责人都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他们实在没想到总理的心思居然如此细腻,豆大的汗珠立刻从脑门上滑落下来。
看着他们一脸“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的表情,周总理再次郑重强调: “这是大事,必须考虑万全,容不得一点纰漏。”
他不仅在整个检查指导过程中反复强调,同时还以身作则,第二天天刚亮,周总理就来到调查队所在的吴淞口,他登上舰队,一一检查准备情况。
# 举世瞩目,艰难的十五天海底作业
5月18日,负责出海进行调查作业的队伍准时起航,在克服了浓雾天气带来的困难后,调查分队准确到达“跃进号 ”失事区域。
没有先进的探测设备,如何才能在深不可测的大海里找到沉船?看着暗流涌动的海平面,“该从哪个位置下潜呢?”调查队成员陷入两难。
大家稍加思索后,想到一个土办法,他们放下铁锚用几张拖船拖着,就如同渔民拉网捕鱼一样,在这片海域中拉开地毯式搜查。
整整十天时间过去,尽管整个搜寻已经非常细致,可是调查队还是一无所获,大家心情开始焦灼不安起来,日复一日的颠簸,也让很多人身体产生不良反应,呕吐、腹泻不止。
“跃进号到底沉在哪里?”这是所有人此刻最大的疑问。
第十一天,潜水员从一个铁锚夹带的淤泥里翻出了几颗玉米粒。
所有潜水队员怀着兴奋的心情,开始重新装上潜水服,分别跳入铁锚附近的海域。
20米、40米、45米……已经逐渐接近能够承受气压的极限,大家在幽暗的海里拨开密密麻麻的水草,艰难探寻着……
“我发现‘跃进号’了!” 一直保持沉默的通讯设备随着这一声叫喊瞬间爆炸起来。在甲板上焦急等待的人群变得亢奋异常。
“第二批潜水员准备入水!” 在指挥员发号施令下,一批又一批潜水员深入海底,探寻“跃进号”沉没的真相。
由于没有水下相机等设备的帮助,大家只能摸索前进,用自己的身体进行丈量。整艘“跃进号”横卧躺在海底,现场没有丝毫因为鱼雷爆炸的痕迹,反而是船底有一条裂缝。
距离船体不远的巨大礁石上,有一大块明显擦痕。它附近散落着大量玉米粒,再观察船底裂缝,发现金属中镶嵌着礁石碎片,大小宽度也与礁石擦痕近乎吻合。
15天艰难水下作业,中国终于向世界揭开“跃进号”沉没真相,新华社在第一时间发表重要声明,指出沉没原因是因为触礁失事。
至此,之前所有关于“跃进号”沉船的种种推测和谣言,不攻自破。
# 真相大白 是人祸也有天灾
真相调查清楚,但是真正的失事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会触礁?是天灾还是人祸?
在整个调查中,人们逐渐了解到,负责操作“跃进号”的船员曾经因为政治问题被进行了调换。原本对巨轮已经十分熟悉的技术员,半个月之内就换了只剩三名老人。
这种走马灯似的换人一直持续到4月20日。也就是说,给新来船员熟悉情况的时间,仅仅只有十天。不仅如此,原来的船长也被同时换下,新船长直到首航前5天才到达船体。
几位负责辅助他的驾驶员,一个没有半点出国航海经验,另外一个只有沿海经验,从来没有跟过远洋巨轮。
毫不夸张地说,整支船队几乎就是临时拼凑起来的。让这样一群都没有经过磨合的人组在一起,操控新中国第一艘现代远洋巨轮,简直就是在开玩笑。
图-“跃进”号
更要命的是,临近首航时,六神无主的新船长才第一次看到航线图。据说新航线图是有关作战部门制订的,为避免敌对势力趁机破坏,要求“跃进号”放弃熟悉航线,改走另外一条隐蔽航线。
在新制订的航线中,有一片布满暗礁的区域,水深只有54米,危险重重。而“跃进号”最终就是在这里遭遇暗礁才至沉落。
放着绝对平安的原来航线不走,却偏偏要走充满未知的海域,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商船的行进路线居然要有作战部门来定夺,这种种人为因素,也许才是导致沉船的最终原因。
这些问题,周总理早在调查过程中就专门指出: 机关官僚主义严重 。他给毛主席写信专门提到,“跃进号”失事,教训极大,暴露了一些部门存在官僚主义的问题。
在之后的几次会议中,他也反复强调,身为领导干部一定要丢掉官架子,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把事办好,建立新的风气,绝对不允许官僚主义在继续蔓延下去。
只是,无论是运气不好遭遇暗礁,还是官僚主义之风带来的人祸,新中国用58天时间创造的造船史奇迹,就这样在处女秀中遗憾落幕了。
它在万众瞩目中匆匆结束表演,如同一个美丽幻觉草草结束,短命的“跃进号”仿佛也如同那个时代的很多东西一样,成为一个让人唏嘘的特定缩影。
【版权声明】大城生活网提醒您:请在浏览本文信息时,请您务必阅读并理解本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以及图片来源于商家投稿和网络转载,如网站发布的有关的信息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0451 17252#qq。com,我们会尊重您的决定并当天作出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