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北京法院审判现场,迎来了一个特殊的罪犯,这个人满脸麻子,浑身匪气,对于法院的所有指认拒不接受,但是随着另外一个人的到来,他终于失去了所有的信心,接受了一切指认,这个人就是赵玉昆。
赵玉昆再次来到河北接受人民公审的时候,大家才知道这个长相极其丑陋的人,就是害死狼牙山五壮士的罪魁祸首,
他之所以变成现在的样子,就是自己毁容想要逃过惩罚,但随着一声枪响,他的生命还是走到了尽头。
# 占山为王
八年抗战,无数优秀的战士为了祖国的未来做出了牺牲,其中最悲壮的当属狼牙山五壮士,
他们用仅有的五个人拖住了敌人,为大部队的转移争取了机会,而在他们弹尽粮绝的时候,即使选择自杀,也不愿意向敌人妥协。
狼牙山五壮士的精神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但很多人并不清楚,他们的牺牲,全部源于一个人的背叛,这个人就是赵玉昆。
赵玉昆出生于河北省易县,是一个标准的河北大汉,膀大腰圆,且有一副侠肝义胆,
从他懂事开始,就想要成为一个大英雄,但生逢乱世,行侠仗义自然不太现实,为了实现心中的抱负,他加入了东北军张作霖的部队。
因为身体强壮且乐于助人,赵玉昆很快有了自己的小名气,在东北军中有自己的威望,不过遗憾的是,他还没有来得及实现自己的能量,就因为东北军的溃败成为了一个闲人。
在失去部队后,他再次回到了老家,因为参过军、上过战场,他选择了屠夫这个职业,开始了自己的二次就业。
当时,赵玉昆的家乡并不太平,很多流氓借着这个机会欺负乡亲,但是他们始终不敢得罪赵玉昆,毕竟人家的个头和功夫在那里,再加上过真正的战场,不是他们这种小混混能够匹敌的。
一来二去,这些小混混由原本的害怕,渐渐变成了敬畏,赵玉昆也在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一众混混的头领, 开始了打家劫舍的生活,但这并不是他想要的。
随着手下的人口越来越多,他想到了自己的遭遇,在当时的河北,有非常多东北地区流落过来的人,于是他干脆扯起抗日大旗,在附近的山头上自立为王。
因为手下人够多,且有作战经验,赵玉昆很快成为了当地最大的土匪头子,巅峰时期人数过千,还有不少的先进武器,此时的赵玉昆虽然是一个土匪,经常打劫中国人,但是心中的抗日情绪还是很高的。
# 转身投敌
由于时局混乱,像赵玉昆这样的土匪非常多,特殊时期有特殊的处理方式,面对这些土匪,八路军还是秉着尽量争取的原则,再加上赵玉昆坚持抗日理念,所以很快收到了115师的整编命令,
赵玉昆就这样带着队伍来到了狼牙山根据地。
虽然表面上赵玉昆接受了政变,但是在他的心中,并不想当一个真正的八路军,
一方面,长期当土匪的他已经习惯了那种生活,对于八路军严格的纪律始终无法接受,再加上当时八路军的生活条件非常差,让他一直都有离开的念头。
1940年,抗日难度直线上升,八路军每天都会有人牺牲,这让他有了离开的想法,不过这个时候他的想法开始转变,经常和日军接触的他,被日伪军的生活条件所吸引,在那个年代,能够保证伙食就已经超过了大多数人,于是他心一横,带着手下加入了日军。
赵玉昆的投敌令日本人十分开心,因为赵玉昆在狼牙山根据地地位很高,知道大量的军事秘密,
于是日军便允诺赵玉昆各种优渥条件,让赵玉昆带着他们打下狼牙山,在这样的诱惑下,1940年的9月24日,日军开始对狼牙山发起了进攻。
赵玉昆之所以敢这么做,因为他对狼牙山内部的情况非常清楚,那时的狼牙山根据地虽然总人数超过了2万人,但是抛开当地的老百姓和一些读书人,总的战斗力不超过一千人,轰轰烈烈的狼牙山战斗彻底打响。
# 一声枪响
狼牙山易守难攻,是兵家必争之地,但奈何日军火力凶猛,狼牙山死伤惨重,
关键时刻,驻守的八路军七连六班向总部提议,由他们担任阻敌部队,帮助大部分进行转移,但大部队并不知道,经过多次战斗,整个六班,也只剩下五个人。
为了帮助大部队成功转移,这五个战士不惜暴露自己行踪为代价,将敌人的目标进行转移,最后,在弹尽粮绝之下,他们五个战士纷纷选择跳崖,最后只有葛振林、宋学义两位战士侥幸活了下来。
在之后的岁月中,赵玉昆保持着自己的汉奸身份,不停地帮助日军作恶,一直到全国解放,这时的赵玉昆才明白自己的靠山已经倒下。
为了继续活下去,他用铁锅炒了一锅黄豆,将脸放了进去,以彻底毁容为代价,逃过了所有抓捕,
这也让他放松了警惕,大摇大摆的出现在公众场合,但他还是失算了。
天道有轮回,不惜毁容的赵玉昆虽然获得了暂时的自由,可最终还是被发现了。
1950年,在北京铁路工作的赵玉昆表叔,无意间发现了他的身影,
虽然他已经毁容,但是作为亲人,他还是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侄子,对于侄子的罪行,他心知肚明,很快就上报了公安机关,并作为证人指认了赵玉昆。
在被指认后,赵玉昆只能交代了自己的所有罪行,经过北京的审判与河北的公审后,赵玉昆被判处死刑,立刻执行,随着一声枪响,赵玉昆得到了惩罚,此时距离狼牙山五壮士的遭遇,已经过了足足十年的时间。
在中国土地上,因为各种原因,投靠日本人的大有人在,他们在帮助敌人屠杀自己的亲人后,也得到了最后的惩罚。
赵玉昆原本有十分优越的抗日条件,他如果选择坚持抗日,在解放战争结束后也会得到很高的嘉奖,但他却最终选择了一条不归路,这条路不仅害死了他的同胞,也害死了他自己。
【版权声明】大城生活网提醒您:请在浏览本文信息时,请您务必阅读并理解本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以及图片来源于商家投稿和网络转载,如网站发布的有关的信息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0451 17252#qq。com,我们会尊重您的决定并当天作出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