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失灵的含义
一、帕累托最优状态
1、一般均衡状态或瓦尔拉斯均衡状态
居民和企业分别实现效应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既不存在过剩,也不存在短缺。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商品供求都相等时,经济就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或瓦尔拉斯均衡状态。
2、帕累托改进
能够在其他人福利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通过重新配置资源,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福利水平提高。资源的重新配置。
3、帕累托最优状态
不可能由重新组合生产和分配来使一个人或多个人的福利增加,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福利减少。帕累托状态是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帕累托状态又称为经济效率,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具有经济效率,不满足就是缺乏经济效率。
4、资源最优配置
当一种资源的任何重新分配已经不可能实现现在不使一个人福利减少的情况下使任何一个人的福利增加。
总结:当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或瓦尔托斯状态,均衡状态又或帕累托最优状态时,就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
二、市场失灵的含义与政府对市场干预的概述
1、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
(1)经济主体是完全理性的;
(2)信息是完全的;
(3)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4)经济主体的行为不存在外部影响等。
2、市场失灵的含义
由于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导致的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或资源配置失当的情况。
3、政府对市场干预的概述
用看得见的手来弥补看不见的手。
政府通过制定正确的微观经济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消除市场失灵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从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市场失灵的原因及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有: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
一、垄断与市场失灵及政府干预
1、垄断与市场失灵
(1)只有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生产成本从长期来看才是最低的,产量最大、价格最低,消费者获得最大满足。
(2)在不完全市场上,长期来看,不完全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的生产成本比完全市场竞争条件下的生产成本要高。生产者生产的产量不是最大的产量,市场价格不是最低的价格,消费者将不再可能获得最大满足。
(3)由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广泛存在,市场机制很难充分有效发挥作用,资源不可能实现最优配置。
2、政府对垄断的干预
(1)通过法律手段来限制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
(2)公共管制,对价格进行管制,可以规定限价或规定利润率。
二、外部性与市场失灵及政府干预
1、外部信息与市场失灵
(1)外部性的含义:某个人或某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人或企业的影响,但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或得到利益。
(2)外部性的分类
根据经济获得主体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
根据对他人的影响。
①外部经济:某人或某企业给其他成员带来好处,却不能由此得到补偿。见义勇为、慈善等。
②外部不经济:某人或某企业给其他成员带来损害,却不必为此进行补偿。
(3)外部性对市场机制运行的影响
由于外部性的存在,市场机制就不能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将导致资源配置失当。
①外部经济的生产者,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其产出水平就会低于社会最优产出水平。
②外部不经济的生产者,其边际私人成本小于边际社会成本,其产出水平就会大于社会最优产出水平。
即使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由于存在外部性影响,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也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2、政府对外部性的干预
(1)消除外部影响
包括使用税收和补贴,将相关企业合并从而使外部性内部化等手段。
①使用税收手段
政府可以对外部不经济的企业使用税收手段,使企业的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
②使用补贴手段
政府可以对产生外部经济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使其私人收益等于社会收益。
③政府也可通过合并相关企业的方法使外部性得以内部化。
(2)消除外部影响的重要途径:明确和界定产权。
①美国经济学家科斯的产权理论,很多外部性的产生都是由于产权不清晰导致的。
②科斯定理通常说法: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很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
③一旦考虑到交易成本,产权的初始界定对于经济运行的效率就会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而可以引申出一个重要理论:不同产权制度,会导致不同的资源配置。
④依靠市场机制矫正外部性是有一定困难的。科斯定理提供了一种通过市场机制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新的思路和方法。美国和一些国家先后开展了污染物排放或排放指标的市场交易活动等。
三、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及政府干预
1、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
(1)公共物品的含义
①公共物品是满足社会需要的物品。
②公共物品有两个明显特征:竞争性和排他性。竞争性是增加一个人的消费就必然减少另一个人的消费;排他性是私人物品的独占性。
(2)公共物品的特征
①非竞争性:消费者对公共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该公共物品的消费。如国防、道路、环境治理、电视广播等。
②竞争性:任何一个消费者都不会被排斥在外,绝大多数的公共物品消费中必然出现“搭便车”,就是某人不进行购买而消费某物品。
(3)公共物品的分类:
①纯公共物品: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完全地非排他性的物品。如过分、治安等。一般通过纳税间接购买而被动消费,只能由政府提供。
②准公共物品:可以部分间接购买,部分直接购买。政府和私人都可以提供。准公共物品有很多,典型的有教育、卫生、收费公路等。
(4)公共物品和市场失灵
①理论分析:边际利益等于边际成本,公共物品的数量达到最优。
私人物品的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在水平方向,即数量上的求和。
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在纵向,即价格方向求和。
②现实情况: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并没有实际意义,也不能求得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
③对于准公共物品来说,市场机制可以发挥一定作用。准公共物品领域,应当能够实行市场机制来引导资源的配置。
2、公共物品政府干预
为了提供适当水平的公共物品,政府承担了公共物品主要提供者的职责。
四、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失灵
1、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失灵
(1)某项活动中,某一参与者比对方拥有更多的影响其决策的信息。
(2)信息不对称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当现实经济中,出现信息不对称时,市场实现资源帕累托最优配置的功能必然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市场失灵。信息不对称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旧车市场、保险市场、劳动市场等都会出现,归结为两大类: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①旧车市场与逆向选择;
②保险市场与道德风险。
(3)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含义
①逆向选择:需求曲线向左下方弯曲,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少。劣质商品或服务驱逐优质商品或服务,以致市场萎缩甚至消失。
②道德风险:市场中的一方不能观察到另一方的行为,则另一方就可能采取不利于对方的行为。
2、政府干预
政府对许多商品的说明、质量标准和广告都做了具体的法律规定,政府还通过多种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信息服务。
【版权声明】大城生活网提醒您:请在浏览本文信息时,请您务必阅读并理解本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以及图片来源于商家投稿和网络转载,如网站发布的有关的信息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0451 17252#qq。com,我们会尊重您的决定并当天作出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