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统一六国后,六国势力未灭,很快又反扑了回来,而后面真正将六国覆灭、彻底统一华夏的,其实应该是汉武帝,这是为什么呢?
秦始皇统一华夏
春秋战国时期,局势动荡不堪, 国皆割据一方,各自称霸。
在最开始,秦国其实并不是国力最为强盛的国家,因为地处西陲,所以发展程度远不及其他中原地区的诸侯国。
秦国真正的强盛是从商鞅变法开始的,自变法实施以来,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政权,彻底变更了社会结构,废除了奴隶制度,再加上军功奖励制度,使得麾下的将领个个神勇无匹。在经济方面,由于新兴地主的崛起,也发展得十分迅速。
所以在各方面的努力下,秦国的综合国力日渐强大,而其他六国的国力却在逐渐衰微,到了秦始皇嬴政当权之时,其他六国就已经完全无法与秦相对抗了。
公元前238年,嬴政已经完成了铲除嫪毐、赵姬以及吕不韦等赵国势力的过程,开始亲政,筹备着统一六国之战。当时,他采用了“六国合纵”之法,用了十年时间由内而外地瓦解了另外六个国家,并在进攻过程中采用了远交近攻的战略,将各个国家按照顺序逐一击破。
从此之后,春秋战国时期结束,秦始皇一举开启了秦国“大一统”的局面。
在政治方面,秦始皇不再使用诸侯分封的制度,而是改立郡县,打破了贵族割据一方势力的局面;在文化方面,秦始皇统一了文字,使人们在文化交流方面更加方便。
除此之外,秦始皇还统一了货币,方便人们进行交易,统一度量衡,规范了一切长宽、重量和体积,并且还统一了车辙,方便车辆往来。
秦始皇的各种“统一”,促成了一个空前强大的集权王朝,而秦朝所制定的各项制度也沿袭了数千年,秦时期修建的各种建筑也稳固了中国版图。然而秦王朝却没能和他的其他贡献一样,继续流传下去。
秦国的统一结果遭破坏
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即位,公元前207年灭亡。
那么当初那样强盛的秦王朝,是如何走向败落的呢?首先,这与秦二世胡亥的昏庸无度、赵高李斯的奸诈离不开关系。
在秦二世当政之时,百姓的生活都很悲惨,吃不饱也穿不暖,还被强征劳力,面对着残暴的帝王和官吏的压迫,无数如陈胜、吴广等的底层百姓纷纷揭竿起义,一时间,秦王朝内起义军四起,而除了底层农民的反叛之外,秦王朝还要面对其他六国残党的复辟威胁。
在当初,秦王朝虽然消灭了其他六国的军队,但这六国的臣民依旧还怀有复辟之心以及强烈的国家认同感,虽然秦朝已经统一了六国,但在百姓心里,他们仍然是旧国的子民,对现在的国家自然没有什么好感,一旦有人喊出复辟旧国的口号,肯定是会一呼百应的。
在农民起义出现后,无数藏在民间的前朝贵族现身,召集农民一同抵抗秦王朝,而大名鼎鼎的项羽就是旧楚国名将项燕之子项梁的侄子。
再比如齐国百姓,虽然他们在历史上曾被数个政权占领,但他们潜意识里仍然坚定地认为自己是齐国子民,且这种认同不为政权的变更而转移,所以齐国一直是复辟势头最为猛烈的一个国家。
所以在农民起义、以及其他六国的旧贵族势力的割据之下,秦王朝的地位岌岌可危。
就在农民起义出身的刘邦率兵攻入咸阳之前,秦二世胡亥就已经被奸臣赵高所杀,秦三世子婴在刘邦进城后投降,自此,强盛一时的秦王朝彻底覆灭。
汉武帝再度统一华夏
在秦朝灭亡以后,由刘邦建立的汉朝政权和项羽的楚国政权开始了四年的争斗。最终,刘邦在麾下将领的帮助下,成功将项羽打败,自此建立起了汉朝。
在项羽被击败之前,他曾实行过违背历史潮流的“分封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重新恢复了春秋六国,还封了一共十二位王,项羽的这项措施让当时的华夏时局更加混乱了。
那么如此看来,历史上真正统一六国的人,就是打败了项羽的汉高祖刘邦吗?其实,他在统一华夏的进程中只完成了一半,而真正让华夏走向统一的,应该是汉武帝刘彻。
项羽战败后,刘邦除掉了多位异姓王,其中就包括了许多六国遗族,使六国的意志并没有继续被传承下去。
不过虽然王族的直系后代已灭,但一些手握大权者依然对权力虎视眈眈,所以,那些仍拥护旧国的人便转投楚汉封王,如韩信、彭越等人。
在这之后,虽然这些异姓王也被铲除,但这些诸侯王的后代都开始有了“复辟六国”的心思。
在汉景帝刘启时期,这种思想达到了巅峰,汉朝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分裂倾向,更讽刺的是,这些闹分裂的王侯也姓刘,与皇室同族。
由此看来,所谓的六国复辟并不局限于六国后代的思想传承当中,只要能够争夺到权力,任何人都可以利用六国的名义推翻现如今的王朝,所以光是打击旧国遗民并不能完全根除这些隐患,而是要彻底改变如今的制度才行。
为了结束分裂割据的动荡现状,彻底稳固华夏统一的局面,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推出了一个决定性的政策,即“推恩令”。
所谓的推恩令,就是把诸侯封地即爵位由嫡长子继承的政令,改为将封地分割,由其他几位儿子一同继承的政令。
而且在推恩令中,只有嫡长子能够继承诸侯的王位,而其他的儿子则被封为列侯,由中央集权政府管辖。
推恩令实施以后,诸侯所得的爵位和封地会被后代们越分越小,权力也越来越分散。有史料记载,有很多诸侯国因为越分越小,只剩下数十里的管辖范围。而直属中央的“郡”就穿插在这些诸侯国之间,使诸侯国之间的土地无法连接,也就不能形成有规模的势力,如此一来,这些诸侯国再也没有与中央集权政府抗争的能力了。
除此之外,由于“推恩令”在实施的时候,并没有从明面上剥夺任何诸侯的势力,所以各诸侯也不会像被削藩的时候一样奋起反抗。这些诸侯就如同被温水煮的青蛙一样,慢慢被汉王朝瓦解掉势力。
得益于推恩令的实施,这些诸侯的职位慢慢被架空,封地也逐渐“碎片化”,再也不能独霸一方,而底层百姓的思想也从“依附诸侯”变为了“依附王朝”,因为一个注定虚弱的政权,是无法给予百姓稳定生活的。
就是在这样的措施之下,那些打着“六国复辟”旗号的人再也无法集结起势力推翻王朝,权力愈发向中央集中。
所以,“统一华夏”这件事从来都不是某个帝王或某个朝代就能完全做到的。
秦始皇是开启了统一六国的先河,不过后期他的一切政治成果被秦二世毁灭;而后刘邦又建立了汉朝政权,打断了项羽的分封进程。此后,汉武帝刘彻颁布推恩令,瓦解了各诸侯的势力,从根本上断绝了六朝复辟的可能,实现了华夏的完全统一。
可以说,在统一华夏这件事上,秦、汉两朝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这种统一国家政权的措施在当时世界上是非常先进且伟大的,也是其他国家花费了数千年,才勉强能够完成的一个创举。
【版权声明】大城生活网提醒您:请在浏览本文信息时,请您务必阅读并理解本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以及图片来源于商家投稿和网络转载,如网站发布的有关的信息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0451 17252#qq。com,我们会尊重您的决定并当天作出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