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文左武右和补子
古时候,皇帝上朝时官员站在那边也是有讲究的。一般左边为文官,右边为武官。 所以也就有了 “文左武右”
的说法。当皇帝和百官上朝时,如果想知道哪位官员是文官还是武官,即根据他们所站的方位来判断即可。
如果要更进一步了解,则通过官员所穿的官服来辨别他们的品级。 首先要了解官员官服上的补子。 那么什么叫做 “补子” 呢?
其实“补子”也称为“补”,亦或者是“补子”、“官补”。 这个补子实际上是一块布料,上面 绣着不同的图案
。就像现在人们衣服上用于装饰的图案,其实古代也有,而且每位官员的补子还是其所独有的。
不同朝代的官服补子也有差别 , 清代补子为30厘米左右的正方形 或圆形。官职不同,所穿官服的图文样式也不尽相同。比如像
文职官员,他们的 补子的图案就是 飞禽 , 武将们的则是猛兽 。
# 二、文武补子有何差别
那么文官和武官的 补子 又有什么 差别 呢?有什么技巧可以辨别呢?
第一个小技巧看图案。 文职官员多为仙鹤、孔雀、云雁、鹭鸶等 飞禽 。武官多为如麒麟、狮子、豹子、老虎等 猛兽 。
第二个小技巧找颜色 。品级越高的补服颜色越深,从最高到最低的品级来排 ,分别为红色,青色,绿色
。如果看到哪位官员穿的官服的补子是红色的,那这位官员一定是一品或者二品的大臣,如果官员穿的官服的补子是青色的,那这位官员级别就是三品到六品之间的,绿色的则是八品和九品。
# 三、文绣飞禽武绣走兽
那有人感到疑惑,为何清朝官服一般都是 文官补子为鸟类飞禽 ,而 武官 的补子则为在地上奔跑的巨大 猛兽 。原因很简单,
即飞禽看起来更加优雅、温顺;而猛兽主要以形取胜,威武强大。 文官本就科考出身,文质彬彬,才华横溢;而武官则是习武之人,常年练习武术。
不同等级的官员的补子不但图案有讲究,而且不同的图案也有特别的寓意。比如一品 文官补子为 仙鹤。
仙鹤从外形来看,美丽优雅,典雅孤傲,仙鹤也有长寿的象征含义。由此 也表达了文职官员志向高远,为朝廷为百姓解忧的抱负之情。
而一品武官补子则为麒麟。 麒麟是一个人们想象出来的动物。就好比西方人说的独角兽,也是不存在的。
传说在中国古代,麒麟是神兽,威武又祥和。孔子“生死”两件大事发生时都出现了麒麟。 因此麒麟也象征了德才兼备的人。补子上绣麒麟用在武官中再适合不过了。
清朝的领侍卫内大臣 这一官员所穿的官服,其补子就绣有 麒麟图案 。
像 正一品京城文官 ,官服的补子就是 仙鹤 和 麒麟 。 二品 文官补子为 锦鸡。 有文采飞扬才华横溢的意味。
二品 武官补子为 狮。狮子外形看上去就很威武壮大,因此也有英勇无敌和雄霸天下 寓意。
和珅是清朝著名的贪官,但是他是 二品京城文官, 翰林院掌院学士。 所以这位贪官他去“上班”穿的制服,上面的补子图案就是“锦鸡” 。
《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历史剧中, 和珅穿的官服补子应该是“锦鸡”。 纪晓岚作为一品礼部尚书 ,官位比和珅要高一级,官服补子应该是 “仙鹤”
历史剧上,如果制作团队足够严谨,他们在官服道具上会有更深更细致的研究。 大到官员的职位,小到官员穿的 服饰绣的图案
,都会成为前期制作中十分关注的事情。
但有一些历史剧则却不大重视剧中演员的服饰。 从而造成拍摄清朝的官员上早朝的剧情时,可能穿着明朝官员才会穿的官服,这也不是没有的事情。
所以对于 分清各个朝代的官员的服饰 这件事,不仅是 观众们好奇的事情,也应该要引起历史剧制作方的重视。 这样才能给观众带来更加
真实而准确 的历史剧。
以上的那些都是有品级的官员才能穿的官服,官服有特定的颜色,有规定的图案。 但清朝的官吏制度除了“九品十八级”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官员,他们是
没有资格穿有品级的官员穿的官服 。
因为其他没有品级的 官员等级太低属于未入流。
清朝的都城还有一些在京的的文职官员,比如崇文门副使、礼部铸印局大使等。不但没有正式的官服来穿,而且地位非常低。所做的工作大都是打杂的体力活,
平常生活无异于普通的老百姓。
# 四、总结
从清朝的官吏的“九品十八级”的制度上,文官的服饰的主要以飞禽和走兽来装饰。
不同图案、不同颜色的官服,代表不同的官职和品级,也象征着巨大的力量和强大的 权势 。“衣冠禽兽”这个成语在当时是一个褒义词,人人都希望自己是那个穿着
“衣冠禽兽” 官服的人。
因此要判断官员的品级职位,可以从他们的所穿的官服上看。清朝官服上采用飞禽和走兽,不仅是一种民族图腾的象征。 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当时清朝
等级森严 的 封建统治 。官吏分为“九品十八级”,统治者想通过不同阶层来治理民众的思想,以此来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
【版权声明】大城生活网提醒您:请在浏览本文信息时,请您务必阅读并理解本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以及图片来源于商家投稿和网络转载,如网站发布的有关的信息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0451 17252#qq。com,我们会尊重您的决定并当天作出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