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书法见长,是“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
他也是朝廷重臣,著名的政治家
忠勇、刚直、善谏和富有远见
历经高祖、太宗、高宗三朝
唐太宗李世民临死时授予他托孤重任
然而,在艺术上取得非凡成就的他
在政治上经历了大起大落
最后客死他乡
经过100年后,他的忠诚才得到认可
他的画像在789年进入了凌烟阁
以赞扬他与唐朝的开国功勋们有着同样的功劳
他就是褚遂良
褚遂良剧照
# 学识渊博
褚遂良,字登善,钱塘 ( 今浙江杭州) 人
祖籍河南阳翟
因褚遂良被唐高宗封为河南郡公
故人称“褚河南”
他的父亲褚良是弘文馆十八学士之一
和欧阳询、虞世南同朝为官
褚遂良自幼聪颖过人、刻苦好学、博涉文史
深受他的父亲和家庭的影响
青年时,褚遂良曾跟两位老师学习
虞世南剧照
一是虞世南
虞世南是王羲之七世孙释智永的嫡传弟子
得王家笔意最多
并且虞世南的书风圆融遒逸、外柔内刚
风神萧散、自成一格
褚遂良在他门下学习期间
笃志不倦、忘乎岁月
二是师从书法名家史陵
史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书法老师
根据史料记载,史陵的正书
“笔法精妙,不减欧阳洵、虞世南”
褚遂良曾经说过:
> “这种用笔的方法 , 是绝不能传授于他人的”
可以看出来褚遂良在史陵那里
学到了用笔的宝贵经验
褚遂良并没有仅满足于此
而是博采众长、融会贯通、自成一家
褚遂良字迹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
他文功武治,又精于艺术
他设立弘文馆
以欧阳洵、虞世南为学士
并破天荒地采取了以书取士的方针
一时学书之习蔚然成风, 名家 辈 出
褚遂良就是在这样一种社会环境和气氛中
脱颖而出的
唐太宗有两位知心朋友
一是比作自己“镜子”的魏征
二是书法上的知己虞世南
李世民曾说“虞世南于我,犹一体也”
可惜的是虞世南当年病逝了
李世民很悲痛
> “虞世南一死,便没有人与我谈论书法了”
魏征听罢,向李世民举荐了褚遂良
> “褚遂良下笔道劲,深得王羲之的书体”
于是褚遂良开始走上了政治舞台
李世民剧照
褚遂良进宫后
宫里所珍藏的古人真迹
又让他开拓了眼界和心胸
他潜心临摹
书法造诣更加神妙
有一次李世民拿来一卷墨宝
让他甄别是否是王羲之的真迹
褚遂良看后说是赝品
李世民问他怎么判断的?
褚遂良让唐太宗把这卷书法拿起来
投过阳光看
> “‘小’字的点和‘波’字的捺中,
> 有一层比外层更黑的墨痕,
> 王羲之的书法是笔走龙蛇,
> 他不会有这样的败笔”
唐太宗听罢
内心非常佩服褚遂良的眼力
褚遂良字迹
# 坚持原则
褚遂良在为官期间
竭智尽忠、直言不讳、坚持原则
褚遂良在任谏议大夫时,还兼任起居郎
就是记录皇帝的起居和一言一行
有一次唐太宗问
> “你所记录的事,允许人君看吗”
可能是太宗好奇,想知道别人怎么记录他的
褚遂良回道
> “我的官职就相当于古代的左右史
> 左史记事,右史记言
> 无论善恶都要记录下来
> 目的就是让人君畏惧史笔
> 不敢做非法的事情
> 因此,是不让帝王看的”
太宗又问道
> “朕有不善,卿必然记下吗”
褚遂良回道
> “臣恪守自己职责
> ‘君,举必记’”
太宗听罢,也不再看了
褚遂良剧照
我们都知道古代帝王去泰山“封禅”
实际上是皇帝一人主角的大型做秀
秦始皇、汉武帝共六人去泰山“封禅”
其中仅汉武帝一人就搞了五次
每次队伍都非常庞大
绵延数百里
又是名目较多
耗费时间长
不知道要浪费多少民脂民膏
也给沿途的老百姓造成很多麻烦事
所以自古就有不少正直的大臣反对“封禅”
当然自宋真宗去了以后
破坏了“封禅”的象征意义
连朱元璋这么强大的人都不再去了
“封禅”
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
他也想去泰山“封禅”
也算过把瘾
当队伍到了洛阳时
正好碰到彗星划过
于是褚遂良就进言道
> “陛下文治武功,天下太平
> 功绩已经告成于东岳
> 实乃百姓之福
> 今走到洛阳
> 彗星出现
> 可能是上天提醒我们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情”
唐太宗李世民听出褚遂良话的弦外之音
也就取消了去“封禅”的决定
公元649年,唐太宗病危之际
召集褚遂良和长孙无忌同时顾命
匡扶幼主
> 卿等忠烈,剑在朕心。昔汉武寄霍光,刘备托葛亮,朕之后事,一以委卿。太子仁孝,卿之所系,必须尽诚辅佐,永保宗社。——《旧唐书》
李世民剧照
# 血谏废后
唐太宗李世民驾崩五年后
在后宫多年的小女子武媚娘
趁着李治的无能和优柔寡断
不断的干预朝政
培养自己的势力
向大唐最高权利冲击
655年
唐高宗以王皇后不能生育为由
要废掉她
立武媚娘为皇后
李治的这一想法
就像一颗炸弹
让百官震惊
武则天和李治剧照
李治还专门召开了高层小范围的会议
希望这些重臣能够拥护他的这个想法
在这个会议上褚遂良口若悬河
一往情深的劝谏唐高宗
千万不可废后
说到激动处
他老人家把笏板扔了
连连叩头
满脸流血不止
这些话很快就传到武则天的耳朵里
武则天对褚遂良恨之入骨
# “被贬”和“平反”
最终武媚娘在李勣等人的支持下当了皇后
褚遂良的悲惨命运也就开始了
他先被贬为潭州都督
再被贬为桂州都督
可是即便是这样
武则天觉得还不解恨
于是便示意许敬宗等人诬告褚遂良谋反
不久他又被贬为爱州刺史
在途中忧郁而死
享年63岁
武则天剧照
褚遂良死后,武则天也没有放过他
“追削官爵,子孙流放爱州”
意思是不仅把他的爵位削掉
还将他的子孙后代都给流放到了爱州
46年后,武则天女皇也快走到了生命尽头
毕竟武则天不是个小女人
或者说可能良心发现
心狠手辣的她专门下了一道圣旨
> “其王、萧二族及褚遂良等子孙亲属当时缘累者,咸令复业。”
武则天当初是如此的恨褚遂良
为何最后又给他平反了呢
也许是武则天当了皇帝之后
才明白褚遂良不是大奸大恶
他是为了李唐才反对自己
一切都已经烟消云散
武则天要把以前的恩怨放下
同年11月,武则天驾崩
小结:
虽然 褚遂良没有像霍光那样的
废立昌邑王所具有的地位、魄力、权位、声望
但 褚遂良是忠臣、直臣和良臣
是“盖棺而论”的
【版权声明】大城生活网提醒您:请在浏览本文信息时,请您务必阅读并理解本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以及图片来源于商家投稿和网络转载,如网站发布的有关的信息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0451 17252#qq。com,我们会尊重您的决定并当天作出删除处理。